
索引号: | /2022-00199 | 分类: | |
发文机关: |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| 发文日期: | |
名称: | |||
文号 : |
【人物档案】:蒋宁华,1977年11月出生,中共党员,1995年12月入伍陕西省临潼县消防中队,1998年12月退役,现任双牌县何家洞镇大宅村党支部书记。
戎装虽然脱,军魂依旧在。在部队,他刻苦训练,以身作则,先后多次被评为“优秀士兵”“优秀班长”。退役后,他扎根山区,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,挺身而出,担当作为,为乡村产业发展出思路、谋对策,为乡村振兴贡献退役军人力量。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双牌县何家洞镇大宅村党支部书记蒋宁华。
心系家乡全力投身乡村振兴
“只要是为党和人民做事,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。”1998年12月,退役后的蒋宁华放弃了大家羡慕的城里工作,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何家洞镇大宅村担任村支书,回报养育他的父老乡亲和热爱的土地。
大宅村地处大山深处,当时村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54人,村里山林资源丰富,但交通闭塞,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。受地域影响,村民们多年来一直固守传统观念,贫困面大,贫困程度深。
回乡后,他不怕吃苦、不惧困难、勇于拼搏,上门请教老支书、老村长、老党员,了解村里过去与现在的真实情况,走访村里的能人,深入到各家各户了解村民最迫切的要求和困难。摸清底数后,他带领村支两委班子狠抓产业结构调整,充分利用本村丰富的山林资源,改变传统种植方式,积极发展黄柏、厚朴、积壳等药材种植1000余亩,壮大了村集体产业,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,带动全村顺利实现脱贫。
“他自掏腰包,帮我们买药材种苗。山里交通不便,药材收获了,他又凭着自己的人脉,找销售渠道帮我们把货卖出去,他真的是个务实为民的好支书。”村里的变化,大家看在眼里,服在心里,口碑也非常一致。
他还带领大家一起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,硬化改造了村活动室与操场,改善了群众文化活动环境;修建了1400多米长的河护坡和多条林道,帮助林农增收;为更好地方便群众出行,修建了通组入户水泥路5公里并安装上太阳能路灯;想方设法解决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问题,全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;通过易地搬迁、避险搬迁、危房改造等工作改善群众住房条件,让群众安居乐业;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,他带领村干部认真整治村里环境卫生,清扫村内道路、规范整理杂物,引导村民养成健康、卫生、文明的生活方式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大宅村顺利实现了脱贫,全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,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。乡村振兴产业要兴旺,还得要拓展增收的方式和渠道。经过多方的调研和学习,结合村里的自然条件,蒋宁华把致富的方向瞄准为养殖“香猪、禾花鱼、黑斑蛙、黄牛”等特色农林产品。
“建猪场、包荒田、圈场地、进猪种、查资料、学管理”。2019年,在后盾帮扶单位双牌县人民法院的支持下,蒋宁华带着村支两委和产业能人干的热火朝天。
很快,50余亩禾花鱼、黑斑蛙养殖基地建成;藏香猪进栏,采用“林间放养+绿色喂养”方式养殖。为扩大养殖规模,村里成立了特种养殖合作社,吸引10多个养殖户加入。截至目前,全村藏香猪存栏300多头,年出栏二百多头,因为内质细嫩,味道鲜美,深受消费者的喜爱,全村年纯增收30多万元。
脱下军装戴上党徽,不变的是责任;从军营到乡村,改变的只是战场。蒋宁华将始终不忘初心,以满腔热情继续“深耕”在乡村振兴的“战场”上,争当乡村振兴“排头兵”,带领更多的人富起来。
不忘初心全心全意服务群众
“我是党培养出来的,我绝不让村民失望。”这是蒋宁华被选上村支书后的公开承诺。作为村里的“领头羊”,蒋宁华深感自身肩上担子重、责任大。
坚持党建引领。他注重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,常给全村党员讲课,宣传党的思想路线、国家扶贫政策,讲述脱贫攻坚中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。他自己带头学、带头干,努力做到学在前列、干在实处。带领全体党员围绕脱贫攻坚献计献策,形成了支部班子成员带头、党员示范跟进、群众密切配合的“党建+脱贫攻坚”工作模式,为全村稳步脱贫打牢坚实的组织和群众基础。
“当兵保家卫国,退役服务民生,这条路我选对了”蒋宁华说,不要忘记军队这所大学校颁发的“毕业证”,保持军人本色不改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在村民眼里,蒋宁华是一个有求必应的人。村民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,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纠纷,他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协调解决。
“多亏蒋支记,帮我解决了藏香猪的滞销难题。”脱贫户蒋国明养了20头藏香猪,今年疫情期间,价格较低又卖不出去,却无能为力。蒋宁华得知情况后,第一时间联系县商务部门和电商平台,上门收购,帮蒋国明解了燃眉之急。今年,他还帮助村民销售滞销藏香猪300余头。
“你心里装着群众,群众心里就装着你。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就要发扬‘退役不退志、退伍不褪色’的精神,为村民多做实事。”蒋宁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。
2019年7月,双牌遭受特大暴雨,山洪暴发,造成山区部分道路、电力、供水中断,农田被毁,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。蒋宁华立即组织村支两委、党员干部、村应急队员和志愿者成立村应急小组,全力开展防洪抗灾工作,及时转移受灾群30余人,抢修公路15起500米,为群众挽回大量物资损失。暴雨过后,蒋宁华顾不上休息,立即组织干部群众打扫卫生,清理淤泥,并免费向村民分发消毒液,宣传灾后防疫知识,帮助村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。
他带头值班值守,坚守一线,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。时刻将责任与担当牢牢地扛在肩上,关键时刻体现了村干部的应有担当,彰显了优秀退役军人的坚毅品质。
退役多少年,就当了多少年的志愿者。他担任村支书后,组建了村志愿者服务队,带动村民们一起献爱心,每年组织村里的年轻人献血,他把为村民服务视为自己的信仰,谁家有困难,他带头捐款。
疫情期间,他带领着村干部们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,事事都冲在最前面。村里有2个残疾人,都是五保户,除了平时的照顾之外,他还来回背着他们去打疫苗,给与他们最大的关爱和温暖。
“退役不褪色,转业不转志。”20余年来,蒋宁华积极投身脱贫攻坚“主战场”,勇当乡村振兴“排头兵”,把全部身心都倾注到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上来,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优秀退役军人的先进性,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,先后多次荣获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优秀村干部”等荣誉称号,所在村多次评为“县优秀村党支部”。